言论

默克尔走了 欧洲再无强者/霍咏强

9月26日,默克尔离开长达16年的德国总理生涯,欧洲政坛再无强者。

过去十多年,欧盟遭遇无数挫折,欧债、难民、金融动荡、英国脱欧、中东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冠病疫情;但是,德国在默克尔的领导下,在这段时间以务实的发展策略逆流而上,守住了欧盟的基础。可以说,默克尔为欧盟“续命”十年,但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德国本身或许还可以保持发展步伐,欧盟未来前途就未许乐观了。

驰骋政坛25载的默克尔将正式交棒,为自己的总理生涯画上句号,同时令本届德国大选局势扑朔迷离,因为无论政党和选民都多了一分犹豫,一向稳健、明智,且让他们安心的默克尔离去了,一个属于默克尔的时代,终于落幕。在德国执政16年间,默克尔的支持率一直都在50%以上,最高时一度达到86%,在西方国家中、无出其右。即使到了今天,她在德国仍然广受欢迎,笔者甚至认为,日后德国人一定会怀念她的务实理智和守正不阿的态度。

尽管不少评论质疑她不够进取、欠缺了推动改革的气魄,现实是她的施政成绩毋庸置疑,从2005年到2020年,德国GDP由2.8兆美元增长至3.9兆美元,增长逾4成,同一时间,其他欧洲国家乏善足陈;能把事情做好,比什么思想开创者、革命者重要得多!

默克尔1954年出生、在东德长大进入莱比锡大学,并于1986年取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后,触发她从政,成为基督教民主联盟成员。在前总理科尔的提携下,在德国政坛内平步青云。2000年,默克尔在党内选举中以96%的得票率成为主席;2005年,她击败时任总理施罗德,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以及首位出身前东德地区的联邦总理。

在执政16年期间,默克尔由最初以私人身分会见达赖喇嘛,引起中国的不满,到之后12次访华,走遍中国大江南北,绝对是在任期间来中国次数最多、其中一个对中国情况最了解的西方领导人。

务实调整对华关系

默克尔敢于直面问题,又不为立场和意识形态所迷,以务实态度处理难民和调整对华关系,为解决欧洲天然气供应问题,硬抗美国和俄罗斯合作兴建“北溪二号”输气管;能啃、敢啃这些“硬骨头”的领袖又能有多少?

正如美国屡次为欧洲制造麻烦,多次挑动中东战争,引发难民问题,然后又把烂摊子遗留给欧洲,又能有多少国家敢于说“不”?法国与澳洲潜艇合约被美国明抢生意,法国的“愤怒”维持不过一周,就已经偃旗息鼓。

为什么欧洲人这么软弱?因为选举民主制度令欧洲政权变得碎片化,政府缺乏政绩又何以能作出长期策划,极端右派抬头更变成欧洲国家的紧箍咒,当马克龙表现出不满美国的领导,想要搞“欧洲军队”,美国立即就煽动起“黄背心”、令法国内政“鸡毛鸭血”;美国单单一项“价值观”,就把欧洲死死地绑在一起,再利用民选制度不断制造分化令政权变得脆弱,欧洲人永远没有勇气和“大阿哥”讨价还价,就连默克尔在执政后期,也因为支持度削弱而开始绑手绑脚。

今届德国大选战情胶着,初步计票结果显示,肖尔茨所在的社民党以25.7%比24.1%的微弱优势战胜执政联盟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赢得优先组阁权。然而由于选举结果严重碎片化,社民党优势并不明显,想要成功组阁、最少要联合3个党派,非但组阁工作困难重重,党派之间的立场差异,同时影响未来内阁的稳定性,德国大选结果反映出传统大党的衰弱局面,大政党交替主导德国政坛、主导政治生态的传统将会成为历史。

欧洲将要进入“后默克尔时代”、俄美欧和中美欧两组三角博弈将会如何上演?一个悬峙的德国政府,或许已经为欧洲的未来蒙上阴影。

反应

 

名人专栏

默克尔菱形手势 你适合吗?/陈丽卿

光看这张照片,你是否可以猜到这双手的主人是谁?没错,照片中的人正是德国前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

此尖塔形手势,又被称为“默克尔菱形”(Merkel-Raute),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知名的手势,其家喻户晓的程度不仅让默克尔在竞选海报上不必露脸,只需露出一双手就能达到宣传效果,在维基百科上拥有专属独立辞条,甚至在网路社群中也有属于它的表情符号(Emoticon)“<>”。

权威/险棋?

除了默克尔之外,相信你一定也看过其他人使用这个手势,或是自己也曾经用过。就拿2021年德国大选来举例吧!3位分属不同党派的未来总理人选,在面对媒体时都曾摆出这个招牌手势,包含当时呼声最高的候选人之一肖尔茨(Olaf Scholz),虽然来自与默克尔不同的党派(德国社民党,Social Democratic Party,SPD),也在媒体前摆出默克尔的招牌手势。

然而,尖塔式手势究竟带有什么意涵?它真的适合所有领导者吗?

答案是,就如同所有的形象策略,不论再好的服装、再好的风范、再好的表达方式,都无法套用到所有人身上,而需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让我们回到尖塔式手势的本质——它是一个极具信心、胸有成竹的手势,能也够让你立即呈现出强大的权威与菁英感,然而对领导者来说却是一着“险棋”。

原因有二:

首先,若本人尚未建立起足够的权威——包括身分地位的权威,与专业的权威, ——是撑不起这个手势的。

如果本身权威感与自信心不足,眼神、表情与说话内容也尚未达到全然的笃定自信,此时硬套上尖塔式手势,只会显得匠气,让你的自信像是“演”出来的。

第二,由于此手势带有“优越感”,因此摆出此手势时,有时会产生“上对下”,甚至高傲自负的感受。

所以,你需要格外留意身处的场合与想传递的讯息,例如当你面对比自己弱势的一方,并希望传递出尊重、平等、温暖、亲切、谦逊、内敛的感受时,请避免使用此手势。

错误示范:

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就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段故事。当时的她到非洲访问,在一群非洲孩子面前摆出了尖塔式手势,其身影被镜头捕捉了下来,其后遭受批评,被认为态度骄傲、高高在上,没有慈悲的善意。

在拙作《魅力领导学》书中,我也提过一位学员的案例。这位企业家是尖塔式手势的爱用者,然而身材魁武、长相气势十足的他,对自己的期待是“亲切感”,因此我建议:由于“尖塔式手势”对传递出亲切温暖的感受并无助益,再加上他的个人风格,可能还会让人对他产生“高不可攀”、“生人勿近”的联想,还是少用为上。

侦探手势?

当时他问我,谁适合尖塔式手势?

我心中浮现的是影集《新世纪福尔摩斯·Sherlock》主角夏洛克(班尼迪克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饰)的影子。剧中,这位天才侦探坐在沙发上思考时,就常摆出这个手势,实在是一点也不谦逊、一点也不亲切,但却着实呈现出了他高傲自负的个性与胸有成竹的自信,不是吗?

形象策略没有好与坏,端看谁来用?怎么用?用在哪里?千万不要看到某一个形象策略受欢迎,就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以免弄巧成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