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2018年大马年度汉字/陈仁杰

千呼万唤,2018年大马年度汉字出炉。“变”受到青睐成功打败一众劲敌:民、选、马、创、新、税、望、换及债,成为最能代表2018年马来西亚的汉字。

“变”的当选可说是众望所归。5·09过后,我们的国家迎来史上首次政权更迭。虽然政党轮替是民主社会的常态,但在第14届大选前,前朝国阵政府老树盘根,执政了逾一甲子多,3·08与5·05的功败垂成让大马人觉得,变天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大马人众志成城善用手中一票,把欲看到新格局的夙愿显现出来,心中喜滋滋地迎来将“救国”视为己任的新政府,顿时一切看似充满希望,我们的国家也有望重塑昔日大马虎的辉煌,一切问题仿佛在新政府上任后就能迎刃而解。

7个月过去了,新政府有达到你心中的预想吗?国家有变得更好吗?对于希盟政府的办事能力与决策魄力,人民心中都有一把尺衡量,也将一切记在心中,5年后再让政府领取成绩单。

萧规曹循辜负选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体谅希盟接手的是一个金玉其外的烂摊子,不当的管理方式及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丑闻让国债高企不下,因此觉得应该给他们更多时间收拾残局,并给国家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有人采取观望态度不愿置评,放长双眼看看希盟是否有足够能力向过往的错误学习,摒弃之前种种陋习与不良风气,稳中求变带领大马从黑暗中走出,迎向光明;有人觉得希盟变了,换了位置换了脑袋,上台前后表里不一,大选承诺跳票、将一些琐碎次要的决策凌驾于重要政策之上,甚至有变成国阵2.0之忧,给人一种所托非人的感觉。



随着时代的进步,改变的步伐是无法避免的,沉溺在固步自封的状态中,久久不愿改变,只会让前进的脚步停滞不前。要改变是人民给予政府的明确信号。对于希盟政府而言,以不变应万变绝对是下下之策,倘若真的萧规曹循,那岂不是换汤不换药,辜负了选民的希望?

为了达成心中所盼,国人已经义无反顾地将改变重任交托在希盟的手上。因此,政府有义务也有责任给马来西亚带来变革!

反应

 

灼见

搞好民生·提“升”经济/锺启章

2024年12月15日揭晓的2024马来西亚年度汉字,“升”以微差击败“昌”字首次当选。“升”字以18.52%的得票率脱颖而出,“昌”字获得18.18%,两者差距仅为0.34%。

年度汉字,一字乾坤,是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字。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或国际大事,选定一个字反映全年焦点。年度汉字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读懂年度汉字,往往就意味着读懂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过去一年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事件。

“升”字有褒贬义

汉字有多音多义的特点,在几千个常用字中,约有四百多个是多音多义字,这些字形相同而读音、意义、词性不尽相同的字,较容易造成误读误解,甚至会有迥然相反的释义,就像“升”字,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并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就是说,它有两个面向和含义,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

属于褒义的是它代表着人民对国家过去一年的情境给予正面的总结,包括经济有所增长,令吉升值,股市综合指数升高,而在职场上打拼的则获得升职加薪,收入提升,同时去年适逢马来西亚、中国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不断提升,总之,一切都往积极美好的方向去看。而另一个则属于贬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民对过去一年来物价普遍上升、生活压力山大感到担忧。

要判断“升”字在这里到底是褒还是贬,可从过去几年来当选的年度汉字看出端倪。2023年消极负面的“贵”字当选年度汉字,主要是因为当时令吉贬值,导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对民众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贵”字就是对大马整体经济的最直接的表达。

而2022年的年度汉字是“涨”,很明显的反映了马来西亚民众在2022 年也是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民众的生活面对沉重的压力,“涨” 字当选似乎是“众望所归”。

纵观2022及2023两年来民众投选年度汉字的趋势,可以看出2024的年度汉字与之前两年的年度汉字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感觉。因此,“升”字在这里属于贬义的可能性比较高。

2024年中选的“升”与排名第二的“昌”字相差仅有0.34%,可说是险胜。“昌”字代表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所创的“昌明马来西亚”口号,这也反映了民众所关注的课题,多数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升”字的当选,可以给当政者一个很好的警示,那就是民生经济问题毕竟还是治国理政重中之重。默迪卡民调中心于去年10月10日至11月27日所展开有关安华政府施政绩效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有53%受调查者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民调指出,多达65%受访者仍担忧大马的经济状况,仅有39%受访者认为我国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多达53%受访者认为,国家正朝着错误方向前进。

受调查者中有65%认为经济课题如高生活成本、低收入、高失业率、令吉贬值、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等,是当今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对安华改善人民经济的作为表示满意的民众,只有45%。这项民调结果和年度汉字“升”所表达的民众心声可谓不谋而合。

治国口号是工具,民生经济是目标,“昌明大马”口号可以引导社会资源和政策方向,但它必须落地,解决具体的民生问题才会赢得民心。

口号与行动应一致

实践证明,治国口号是否具有生命力,最终要看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解决人民群众所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一个口号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到实处,那么这个口号就是空洞的。

治国口号是方向,民生问题是目标;治国口号为民生问题提供指导,民生问题检验治国口号的价值,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时高喊的“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曾凝聚大量选民,但却未能解决医疗、移民等关键民生问题,以致争议不断。

一个成功的政府应让口号与行动一致,将宏大的愿景转化为具体的改善民生措施,譬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透过扶贫政策让数亿人脱贫,使口号变为实际成果。

因此,团结政府不仅要高喊“昌明大马”,更要将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才有望在下届大选中连任。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