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6州选或有两个结局/洪东水

庄迪澎著作《改朝换代理想崩盘》,看死希望联盟无法进行改朝换代,如今团结政府也一样无法面对“绿潮“淹没,将面对威权反扑,显得慌张失措。

不论是国盟或团结政府,6州选举是生死关头,将确定将来主导政治的局势。改朝换代之后,出现了两种局面,团结政府推崇自由习俗政治,国盟尤其伊斯兰党则推崇宗教与种族政治,两个政治集团个别施展本事,最终还不知鹿死谁手。

6州选举可能出现两个结局,一是国盟完胜五个州属,除了槟城;二是国盟与团结政府各有千秋,各有斩获,以各有三胜作为结局。

若是第一个结局,证明《改》书作者预测准确,大马政坛将被“绿潮”所淹没。若是第二个结局,团结政府依然推行中央政策,保持良好的政治思维,不会阻碍团结政府的“德政”。

“德政”严峻经济考验

团结政府所推出的“德政”正面对严峻的经济考验,不论人民的生活成本、通货膨胀率、股汇市屡战屡败,节节败退,可能产生民怨海啸,都令团结政府感到压力重重。由于团结政府面对相当的政治压力,马来人似乎朝向“绿潮”靠拢,团结政府正期盼华印裔选票集中选票,倾全力协助团结政府渡过难关。

由于改朝换代并不是完整的政治整合,而是靠巫统促成团结政府,于是当巫统再次被污名化为贪腐政党,让“绿潮”利用来当子弹,将把巫统打得粉身碎骨。

巫统虽然是改朝换代的功臣,但被民主行动党潘俭伟再次贬得一文不值,最终导致团结政府无法保持团结精神,面对来势汹汹的“绿潮”。

这本《改》书的作者言论不比潘俭伟的流言蜚语犀利,但若是作者所看扁的思维变成事实,那么团结政府将会面对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团结政府非互相排挤

其实行动党副主席倪可敏促请华人趴都要趴着去投票,还许叮咛华人多多关照巫统。如今的巫统弱不禁风,已经成为团结政府强弩之末,可见潘俭伟的一言可兴邦,也可毁邦。

以前毁了国阵的庞大势力,但却可以因此威逼巫统成立团结政府,如今若是巫统不幸在州选中败得落荒而逃,那么将造成团结政府失去了稳定性。

团结政府的成立并不是互相排挤,而是互相容忍,这个时候对巫统挑衅,是破坏团结政府的力量。由于巫统没有针对这些被贬低的言论做出反驳,最终将在马来社群中发酵,让国盟渔翁得利。

希盟能够通过巫统改朝换代,也是一种难得的政治成果。

即使原本的改朝换代出现了瑕疵,但却也促成三大种族团结一致,共同治理国家。那些无法认同团结政府的政治理念者,是应该把臂徐去。

反应

 

言论

过着凄凉新年的老人/洪东水

许多人都拥有养儿防老的观念,认为养儿防老方知父母恩。但如今的年代,年轻人对父母恩不再重视,只对自己的前程更加关注。

许多华裔年轻人除了通晓多种语文,更拥有一技之长,于是远赴外国谋生。既然孩子拥有创造事业的决心,父母也不会阻扰,最终孩子们纷纷为了开拓事业,离开了有养育之恩的父母。

这些拥有创造财富雄心的年轻人,认为在马来西亚没有他们开拓市场的机会,于是向外国发展,以寻求更佳的谋生机会,为自己寻觅更优质的生活。

有些年轻人在外国似乎受到重视,捞得风生水起,这让自己的父母相当告慰。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父母只有给予祝福。孩子不断把赚到的财富寄给老远的父母,也让父母感到开心与安慰。

有些孩子念及父母恩情,悠悠赤子心,浓浓故乡情,新年期间回乡探望父母,以便能一年回乡一次,重温家庭的温馨。孩子离开家园太久,父母一向来喜欢与友聚会,过着欢欢喜喜的日子。对孩子回返家园,却失去了往日的热情,让孩子觉得父母似乎对他们很冷淡。

长期疏远 产生隔阂

父母感觉孩子回来只是短暂的探访,朋友的激情绝对不可被冷落,于是时常不在家。父母为了各别的精彩生活,不愿意留下来陪伴孩子,可见远离家乡的年轻人还须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觉得父母似乎与自己变得很陌生,根本不像一家人。由于长期的疏远,让两代人产生了隔阂,这是现代人的悲哀。

这些不愿意跟随孩子远赴外国定居的华裔老人,就是对外国生活有恐惧感,也离开不了熟悉的环境与亲戚朋友。若是孩子愿意趁着农历新年返乡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有些父母懂得珍惜,有些父母视孩子如陌生人,心中只有与友同欢共乐的画面,而忘记了回乡探望父母的孩子。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裔家庭老龄化,新春佳节也只剩下一双或一个老年人。年轻的一代远赴外国,也没有回乡与父母共度佳节。

有些推说工作忙,有些说买不到飞机票,于是让期盼与孩子共度佳节的父母大失所望,只好过着凄凉的农历新年。

所以“少年夫妻老来伴,携手相看两不厌”,养儿防老仅是无法预告的说辞,有老伴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老人还是必须接受现实。

最凄凉的莫过于在老人院过农历新年的老人,这些老人“无依无靠”,似乎没有孩子接他们回家过年,还是他们都因为孑然一身,只能孤独留在老人院过新年。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也无法与家人同欢共乐,看来只有在老人院孤独终生,过着凄凉的晚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