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Grab美国上市的启示/潘政麟

2021年12月2日,东南亚打车一哥Grab通过SPAC达成近400亿美元(约1692亿令吉)的合并交易在美国上市。以IPO发行价计算,Grab上市后估值达到396亿美元(约1675亿令吉)。Grab通过这次合并,筹集约45亿美元(约190.35亿令吉)资金。

然而Grab上市当日遭遇美股激烈震荡。开盘报13.06美元,盘中高点一度达到13.29美元,不过此后Grab盘中破发,大至是呈一路下行态势。全日最低8.13美元,跌约26%。Grab最终收盘大跌21%,收于8.75美元。

Grab在美国以百亿美元的市值上市,让人们看到东南亚科技企业的潜力。未来想必会持续拉开东南亚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序幕。实际上有许多外国公司在美国上市。知名的例子如阿里巴巴、百度、滴滴(准备在美退市转往香港)等。为什么这些公司例如Grab(总部在新加坡)不选择在新加坡,反而选择美国上市呢?

首先是美国资本市场汇集了全世界的资金,只要企业的业绩足够好,它一年中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是不受限制的。这让企业只要有需要,就能前往美股筹集资金发展自身业务。再来则是美国市场崇拜高品质、高增长率的企业,因此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具有极大的市值增长空间。

Grab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公司,应该享有高估值,故而美股是全世界本益比最高的市场,更适合Grab的上市。标准普尔的平均本益比是24至26倍,那斯达克高科技股的平均本益比为30至40倍。而香港、新加坡的平均本益比仅仅是8至10倍。

易套现流通量大

再来则是市场流通量的问题。美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流通的市场。美股一天的成交额在1300-3000亿左右;中国相对体量大的A股一天的交易总金额约在10亿美元左右。可见美国市场容量之大。对于Grab早期股东来说,美股更容易套现且流通量大,一定程度上会抵消抛售的压力。

美国的上市成本相对于香港、新加坡要低得多,而且上市门槛不高。只要公司符合审计标准,就算公司亏钱也照样可以上市。而其他许多股市则为了保护投资者,加了许多限制。上市的时间美国也是最短的,手续也相对少。

此次Grab上市,也让全世界见识到东南亚也能出有价值的互联网公司。虽然我们大多处于发展中国家,但东南亚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东南亚有着将近10亿人口,且仍有许多产业“百废待兴”。未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东南亚的科技企业上市,持续推动东南亚的经济以及科技发展。

反应

 

国际财经

Grab和GoTo再传合并 缓和市场竞争及止损

(新加坡4日讯)东南亚两大私召车平台Grab和GoTo集团,据传正在加速合并协商,并计划在今年达成交易,以结束在竞争激烈的东南亚市场中,多年蒙受的亏损。

据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说,双方近期加紧协商,并认为2025年是达成交易的有利时机。

Grab和GoTo是东南亚两大私召车平台,两家依然亏损中的公司,多年来一直断断续续展开协商,希望通过合并,降低成本并缓解彼此激烈的竞争。

总部设在新加坡的Grab,获得美国优步科技(Uber Technologies)投资,而GoTo的投资者有日本软银(Softbank)。

两家公司上市后,都逐渐朝向取得盈利迈进,但竞争激烈导致价格无法调涨,同时还挤压了利润空间。

合并计划有障碍

两家公司遇到的合并障碍,包括双方之间的分歧,以及两家公司在印尼和新加坡等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能带来潜在的反垄断问题。

知情人士说,目前的协商可能最终不会促成任何交易。

两家公司的市值接近250亿美元(约1125亿令吉)。

目前,Grab和GoTo尚未回应这个市场传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