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凉战”比冷战更糟/沈联涛/肖耿

近年来,对中美之间爆发新冷战的担忧不断增加。 其实,这两个大国之间目前的紧张关系描述为“凉战”更为恰当,其特征并不是老式的势力范围划分、代理人战争、及“确保同归于尽”的核威胁,而是史无前例的将全方位竞争与深度互连关系组合在一起的新态势。



可是,即使没有以核毁灭为标志的冷战威胁,在这场“凉战”中也可能会出现“双输”的结果——尤其在其中一方(美国或中国)开始获得相对优势的情况下,失败一方在高度不安全感驱动下很容易轻举妄动导致两败俱伤。

当然,出现一输一赢、甚至双赢的局面也是可能的。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影响全球。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夏天发起的持续不断的贸易战就提供了一个直截了当的“凉战”格局的例子。

冷战时的苏联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但中国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与美国和德国一道,成为供应链网络全球三个超级中心之一。

考虑到中美两国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包括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各自与世界其它地区的联系,如果贸易战能结束或缓解,各方都会是赢家。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透露的中美即将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消息是一个利好。

中美有脱钩风险

但是下一步发展还不确定。 如果协议失败,冲突继续升级,中美在许多方面可能会有脱钩的风险。但是,由于难以彻底切割全球供应链,美国和中国将还会保持间接的关联。

因此,尽管世界经济将重塑,各方都将遭受贸易摩擦加剧带来的额外损失,但不太可能形成完全独立的两个竞争性贸易体系。

不幸的是,贸易可能是唯一一个不会陷入两国全面战略竞争的领域。

美国和中国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在国家安全问题上采取冷战式的“零和”策略,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引发一场从国防,创新、金融、到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广泛且极其耗费的双边竞争。

像冷战军备竞赛一样,这种敌对式的竞争将导致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称之为“公地悲剧”的恶果:为了私利人们过度使用可以获得的资源,却没有考虑对社会公众(包括他们自己)的负面影响。

为了国家安全等战略目标,美国和中国可能将大量资源用于其全方位的竞争,而其它国家也将不得不花费一些资源来适应这种新的战略竞争环境,这些损耗将抵消、甚至超过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可以创造的价值。

全球化倒退代价高

例如,在技术上,中美竞争将导致两个独立的创新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标准和核心技术。

这将大幅增加各自研究和开发的成本,并加剧颠覆性的系统性风险。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后,这正是代价高昂的倒退。

这种分裂与脱钩也将削弱全球治理。

例如,三个比较有价值、也很脆弱、已经紧张不堪的多边机构(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将会停止以任何有实际意义的方式运作,并破坏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全球经济的其它支柱,如支付系统,也会同样崩溃。

为避免这种结果,中美必须采取措施建立信任关系、加强合作、并强化对政策与协议执行的纪律。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必须在所有事务上达成共识。

相反,按照中国的谚语“不打不相识”,双方必须以相互尊重的方式通过谈判来理清及表达分歧,并诚实地维护各自的红线。

例如,美国需要意识到,不能挑战中国的基本增长模式、政治制度、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这意味着不能采取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在2018年提出的与整个中国政府为敌的方针。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为中美加强合作、互信、及协议纪律提供了支持。

不可逾越意识形态红线

战略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并非任何工具或话题都可以用来玩斗争的游戏。幸运的是,有迹象表明,至少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目前认识到了中国的意识形态红线。

这并不是说中国没有做出让步的空间——也不是说中国不愿意做出让步。依据美方的要求及其中方自身的长期结构改革目标,中国已经开始致力于继续开放其经济和金融体系。

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积极发展充满活力的城市群(例如大湾区)、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减少腐败、简化官僚程序、降低不平等现象等措施,都为中美加强合作、互信、及协议纪律提供了支持。

中国大手投资创新

中国还通过参与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等多边框架和协议(而美国正在退出),展示了其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方面进行合作的意愿。中国还投资于创新,支持远远超出其本国发展需要的全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但这场“凉战”有可能破坏中国的这些公益性努力,因为在面对美国谈判桌上的各种苛刻要求时,中国会本能地首先加强自己的实力。

这意味着中国要确保美国短视主义造成的破坏,即使损害了整个全球经济,也不会对自己造成长期的系统性威胁。

加强地位弄巧成拙

正在进行的中美“凉战”远没有像冷战那样已有结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双方必须认识到,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如果加强其自身地位的必要条件是破坏全球稳定和活力,那将会弄巧成拙。

贸易战至今的教训反映的正是这一逻辑。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理由相信,这个惨痛的教训已经被充分吸取了。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www.project-syndicate.org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5关键技术领先 彭博:遏华政策反致美孤立

(北京1日讯)彭博社指出,中国在5项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逐渐孤立。

近年,美国加强对高科技流向中国的限制,但彭博旗下研究部门追踪了“中国制造2025”中13项关键技术后,发现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石墨烯、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及锂电池等5个领域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在另外7项技术上迅速赶超,这显示出“中国制造2025”取得了显著成效,反映了美国的遏制政策未能如愿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反而将美国推向孤立。

据“彭博经济”和“彭博情报”指出,上述结果代表美国及其盟友的技术围堵策略已经失败,并未能阻止中国发展高科技。

“中国在制造业主导地位和技术进步的阶梯持续向上攀登。美国如果想在竞争中获胜,华盛顿要么跑得再快些,要么得更努力地给中国使绊子。”

报道称,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国电动车、中国智能手机和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等,这果同时意味着,美国遏华政策正使其自身在国际上趋于孤立,还将重创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此外,彭博以华为为例,指出其在面临美国制裁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使智能手机业务复苏,逐步挑战苹果。

同时,华为最新开发的半导体技术被认为可能优于英伟达的“中国特供”芯片,这预示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望在2025年及未来继续稳步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