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股”相当 出“期”制胜/麦传球
对很多人来说,期货合约与个人理财规划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因为对大部分的散户而言,期货合约只是是用来投机、套利或对冲。
然而,基金经理尤其是对冲基金,实际上是有用包括期货合约在内的各种衍生品的。在本文,我将讨论基金经理是怎样利用指数期货合约来提高基金的业绩。
第一个策略:指数期货现金提取(Cash Extraction)
采用这个策略的投资者,可以出售其全部/部分股份来套现。然后,他们可以使用套现后的一小部分现金(作为初始保证金)来购买指数期货/看涨期权合约。
透过以上的交易,散户希望用衍生品取代现金市场的股票,来保持与股票出售前相当的潜在风险和资本回酬率。
然后,他们还可以使用支付期货/期权的初始保证金之后的现金余额,投资于其他形式的资产以赚取额外的收入。
这不但使他们能够享受之前持股的任何潜在上升回酬(通过指数期货/购买的看涨期权),而且还可以享有额外的投资收益。
他们利用衍生产品杠杆的好处,把本金收益率放大5至20倍。前提是你必须对市场上升趋势有很强的理由和了解,并且知道何时止损。
例子
假设目前:
●隆综指期货指数值是1680点,而你对市场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
●你有8万4000令吉而你想建立一个与隆综指挂钩的股票组合。你可以:
a)使用现金,或
b)使用富时隆综指指数期货(FKLI)来实现相当的风险和回酬率。
选项a)
根据隆综指成分股各自的权重(每只成分股的市值除于所有30只成分股的总市值)来购买30只成分股。
选项b)
你用4000令吉(作为初始保证金)来购买一份隆综指期货合约,以获得与隆综指挂钩的股票组合相当的风险/回酬率。
第二个策略: 投资组合优化 (Portfolio Optimisation)
如果你的投资组合一部分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由于没有承担市场风险,回酬只是很小的。
长期下去,低于市场的回酬会稀释整体投资组合的回酬,因而会拖累整体的表现而出现现金拖累(Cash Drag)效应。
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一旦现金回酬率低于通胀率,持有现金会因负(实际利率*)回酬,而导致投资组合损失购买力。
例子
假设目前:
●你的股票投资组合为90万令吉。
●80%的现金投资于股票,20%的余额为现金。
●2017年综指上涨了10%,现金储蓄利率为3.0%。
●富时隆综指2018年11月期货为1750。每个指数点价值是50令吉。
●因此,隆综指期货名义价值为8万7500令吉(1合约= 1750点x 50令吉)
●投资组合β值(Beta)# 为1.0,表示隆综指变化时,投资组合价值会以相同的百分率变化。
现在你的投资组合整体的表现收益率为:
股票(0.80 x 0.10)+现金(0.20 x 0.03)= 8.60%
因而你目前的投资组合是比2017市场收益率(10%)低了140个基点(10%-8.6% =1.4%)。
这是现金拖累效应的结果。其中一个解决的方案是购买指数期货,来提高20%的现金和整体投资组合的回报。
根据套期保值比率,你应购买2.06份的隆综指期货合约,以便使你的投资组合回报能够密切跟踪整体市场的回报。但指数期货仅以整数交易,因此,你只可以购买两或三份指数期货合约。
总结一下,80%的现金投资于股票,加上两份指数期货合约,就可以复制100%的股票投资。(换句话说,预期风险和收益模仿100%的股票投资组合)
通过以上的两种策略,拥有小额资本的散户,将能够把其资本回酬率提高。然而,这是基于他们对市场上升趋势有强烈看法为前提。
将股票投资转换为使用杠杆产品来赚取相当的资本回酬,他们需要使用投机者用的货币和风险管理策略(长期持有投资管理策略是不适合使用在杠杆产品的)。
(请参考我8 月30日的专栏:【“期”货可居,“期“开得胜】和9 月27日的专栏【“升”日快乐,跌跌不羞”】,以学习更多有关期货合约的知识)
备注:
*一般而言,存款、贷款和债券的报价是名义利率。名义利率是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实际利率是将通胀考虑在内的利率。
#股票β值(Beta):股票/投资组合对整体股市的敏感程度。
β值为1:隆综指变化时,股票价格会以相同的百分率变化;
β值为1.5:隆综指发生1%变动,股票价格会呈现1.5%变动;
β值为0.5:隆综指发生1%变动,股票价格会呈现0.5%变动。
散户受骗 “FAKE”战之罪/麦传球
什么是股市中的最新趋势?
1. 熊市情绪?不是。
2. 更高的波动性水平?不是。
3. 价格急剧下跌?不是。
实际上,全球最显著的趋势是投资骗局的增多,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滥用,用于欺骗不知情的人。
虽然许多人关注传统的市场趋势,如波动性和价格波动,但一个日益增长的威胁正在浮现——骗子们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剥夺投资者的钱财。
这些欺诈者声称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解决方案,使得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也难以识别其中的警示信号。
人工智能(AI)的出现,无疑在金融领域带来了许多进步。从机器学习算法到预测分析,人工智能有助于协助交易者和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然而,人工智能的普及,也为骗局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以下是骗子们在股市中使用虚假人工智能声明来欺骗投资者的骗局:
1. 伪造的AI股票推荐“保证回报”
骗子们通常承诺他们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以高过90%的准确率预测股市走势,保证丰厚的回报。他们利用“人工智能驱动”和“高利润”等词汇来吸引人。
受害者通常被要求订阅“人工智能驱动的股票推荐”服务。该服务每天提供股票推荐,声称由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持。然而,这些工具通常依赖于基本的过时算法,或来自过去市场条件的回收数据,而非真正的人工智能技术。
2. 人工智能“自动交易”平台
骗子们提供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交易”平台,声称通过使用机器学习和算法策略自动进行交易,从而确保投资者获利。
受害者被鼓励向平台存入大量资金,让人工智能代表他们进行交易。一旦资金存入,骗子可能根本不进行任何交易,或者通过虚假的交易结果创造盈利的假象。受害者也无法取回他们的资金。
3. 伪造的AI股市分析工具
骗子们经常宣传人工智能工具,声称能分析股市并提供买入/卖出的推荐。这些工具通常看起来专业,使用股票图表、图形和复杂术语,使其显得合法。
骗子提供的分析通常很笼统,依赖的是基本的技术分析指标,而不是利用真正的人工智能分析。受害者通常需要支付费用来访问这些“人工智能驱动”的报告,但提供的报告只是基本的市场建议,内容几乎没有实际价值。
4. 人工智能驱动的加密货币骗局
骗子们声称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识别加密货币交易机会,准确率前所未有,诱使投资者投资于不存在的加密货币或虚假的加密货币相关AI工具。
骗子们通常会向经验不足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承诺高回报,声称通过人工智能预测加密货币价格的走势。受害者一旦投资,骗子可能会消失,或者通过虚假的AI盈利展示来骗取钱财。
5. AI聊天机器人诱导受害者受骗
骗子们利用AI聊天机器人与用户互动,假装提供个性化的股票交易建议。这些机器人旨在从用户那里收集个人信息,如信用卡详细信息。
聊天机器人会询问用户的财务目标,并提供“定制”的股票推荐或建议,通常这些建议既笼统又误导。其目标是获得信任并推动受害者投资或提供敏感的个人信息。
6. AI驱动的股票“信号”服务
骗子们提供AI生成的股票“信号”,有关买入或卖出机会的通知或警报,声称这些信号基于人工智能分析。
受害者订阅这些“信号”服务,接收关于股票买卖的警报。骗子可能甚至提供免费试用来赢得受害者信任。然而,这些信号通常只是猜测或基本的技术指标,并非真正的人工智能分析。
7. 使用AI冒充真实金融专家
骗子使用深度伪造技术生成逼真的视频或图像,伪装成知名的金融专家,推荐特定的股票、加密货币或交易平台。受害者误以为是从可信赖的专家那里获得建议,并基于这些虚假推荐进行投资。
骗子们正越来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利用不知情的个人进行股市欺诈。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似乎是一种合法且先进的股市工具,但实际上它们往往被滥用来诱骗投资者。
无论是伪造的股票推荐、自动交易平台,还是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冒充专家,这些骗局的手段日益复杂,使得投资者难以识别其中的陷阱。
轻松赚钱承诺不可信
为了保护自己,始终深入研究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不要轻信任何关于轻松赚钱的承诺,并避免向不可信的平台提供个人或财务信息。通过保持警觉和获取正确的信息,你可以避免成为这些骗局的受害者,从而在投资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避免被骗或受骗的最实际方法是,在任何领域投资之前,提升自己的知识。不要贪图那些承诺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计划。始终寻求投资专家的建议,核实公司的背景,并调查投资顾问的资质。
最后,即使投资计划是合法的,也绝不要投入超过你承受能力范围的金额,并确保即使发生损失,也不会影响你的个人或家庭生活。
我们必须要先投知, 然后才投资!
你有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