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股市8迷思/麦传球
一般对股票市场不大了解的人,都会对股市有所误解。以道听途说为依据的人,都不敢踏足这个创造了很多财富的市场,因而错失了在这个市场提早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
笔者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希望这周的专栏可以帮助多一些人更加了解股票市场,以便他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早些建立实现财务自由的财富。

1. 股票交易是赌博
许多怀疑论者和从未在股市投资过的人,都把股票交易视为另一种赌博。但是:
●当你赌博时,你是不拥有任何东西的。当你买股票时,你拥有你所投资公司的一部分股份。
●赌博依赖运气,股票交易是靠分析能力的。
●你可以长期持有你买了的股票,你不能在赌桌上持有你已经下注了的筹码。
所以,不要再混淆股票交易为另一种赌博。
2.有钱人的游戏
股票交易不是有钱人的游戏,而是有“闲”钱人的游戏。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们所能负担得起的资金开始。
如果每个月持之以恒的将10至20%的收入投入股票市场或其他适当的投资工具,长期下来,累计金额和复利的利润会相当大。当然,前提是长期投资得宜,还有良好的资金和风险管理。
3. 未必需要金融知识
许多成功的投资者,并不是来自有金融知识背景的。没有金融知识的散户,如果要长期投资的话,确实需要学习一点基本分析的。但如果专注于短线交易的话,就不一定。
此外,大部分人都可以学习如何进行短线股票交易(投机)的。请参阅我在2018年1月11日写的专栏《买股票要长期或投机》,以了解你是否适合成为短线交易/投机者。在股市,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4. 收费导师没料到?
有些人怀疑如果导师能在股市赚大钱,他们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教别人?当然,有些导师是主要靠教学赚钱的,但是,如果他们教的课程内容是他们所承诺的,那么他们不能令你在短期内成为一个赚大钱的交易者是无可厚非的。
其实,散户必须经过至少一整个股市周期(牛市,横盘和熊市)的淬炼,才能确定是否能成为一个出色的交易者。
相反的,在面子书或博客免费分享投资和投机知识的人,有些是真的为了回馈社会或者兴趣使然,但有一些则是出于某种动机或为了达到某种个人利益的。
如果只是想建立个人品牌或其他商业利益,那是很正常的。贪图免费的东西,最终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的金钱或其它的代价。所以大家应该注意免费分享背后可能存在的各种动机,不要因小失大。
5. 低价股更值得?
很多散户喜欢买价格低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价格低的股票便宜,相反亦然。因此,他们往往买到价值被高估了的低价股而输多赢少。
我们必须明白,股票长期保持低价是有其原因的。弱势股的低价很可能会更低。
即使股价不进一步下降,当散户的资本被套牢,他们将会失去利用这笔钱投资在其他更好的股票或交易工具来获利的机会。
请参阅我在2018年1月18日写的专栏《股市散户住套房》以了解更多在股市住套房的坏处。
6. 高处未算高?
如果股票不值得更高的价位,是没有人会追高的,而股市和个股又怎么会屡创新高呢?
那些建议散户不要追高的人,可能是他们担心散户不够经验追高会亏大钱。
实际上,追逐低价位买入股票而亏损的散户,比追高而亏损的优秀交易员多得是。
其实,追高不是过错,价位高的股也不代表价值被高估。问题是如果你的股票交易技术还不够好而眼高手低,追高就是错误的决定。
7. 重跌后必回升
散户因贪“便宜” 而喜欢购买已跌得很重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它最终会回升甚至会重新回到之前的水平。这个神话或迷思对散户是最具有破坏力的。
如果一只股票的基本面恶化,它只会出现技术性反弹 (逃命波),但最终股价会继续下滑。希望散户不要再把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在低价位购买质量已下降了的股票)与价值投资(购买被市场低估的高质量公司)相混淆。
8. 短炒必看波动
长期投资与短线交易的重点不同。长期投资应购买高质量的公司,而短线交易则着重于股价的波动。
对于短线交易者,只要有赚钱的机会,“烂臭股”也是他们首选的蓝筹股。
实际上,如果要在短期内赚大钱,就要学会如何识别被低估或将会被炒作的股票。
因此,短期交易者必须比长期价值投资者学更多的街头智慧(例如跟圧)。街头智慧和学院理论并重就可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股势先机】现金,让自己有舒服投资的底气/牛转钱坤

当熊市来的时候,相信大家都知道,手上持有足够的现金是有多么的重要。然而,部分的人手中握着现金,却开始感到焦虑不安。心里想着:“现在是不是最好的进场机会?不买是不是就错过了低点?”
于是,有些人急于把所有现金投入市场,害怕“踏空”,害怕“错过”。但请记住,没有人能够精准买在最低点,就连股神巴菲特也不会知道下一秒钟股价会怎么走。
从容因为经历过崩盘
在这种不确定的市场里,真正让人能从容应对、安心投资的,不是所谓的“精准判断”,而是你手中是否还有充足的现金。现金,就像你的安全垫,能够让你在市场动荡时保持冷静,在机会来临时有资本行动。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有些人面对市场大跌依然可以泰然自若?其中一个原因,因为他们可能经历过 2008 年金融危机、2020 年疫情崩盘,甚至更早的风浪。他们知道,股市的本质就是波动,有起就有落,风暴总会过去。

令吉。
淡定因为有现金储备
他们学会了,市场恐慌时不是绝望的终点,而是机会的起点。这种淡定,不是天生的,而是从无数次“深蹲后起跳”的经验中,慢慢锤炼出来的。
一个人在熊市中是否慌乱,很大程度取决于他有没有 “退路”。若你已经把全部现金压在高风险资产上,那每一次下跌都会让你心跳加速。而如果你还有一部分现金在手,哪怕市场下跌了,你也还有调整与部署的空间。
现金不是懒惰的象征,而是策略的一部分。它是你从容面对市场波动的底气,是你在别人恐慌割肉时,冷静加码的资本。
知道买什么不茫然
很多人在市场动荡时感到迷茫,其实不是市场太复杂,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看到别人买科技股就跟着买,听到有人喊新能源就一窝蜂冲进去。可是一旦市场风向变了,他们就开始慌了。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不妨问问自己:
●你买的这家公司,有稳定的基本面吗?
●它的业务是否具备长期成长的潜力?
●它现在的估值是否合理?
●你手上的股票,有让你坚持持有的理由吗?
只有当你真正理解自己买的是什么,你才能在市场低迷时坚定持有,而不是被情绪牵着走。
乐观理智看清局面
熊市最容易发生的一件事就是 “情绪放大”。股价跌,你就觉得整个市场都完蛋了;看到别人割肉,你也跟着慌张逃命。
但其实,这样的负面情绪只会让你越来越看不到真正的机会。
保持乐观,不是盲目看好,而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力。你知道,市场终究会回来,你知道机会不会只有一次。历史早已告诉我们,股市跌得再深,也总有反弹的一天。
机会永远在别怕错过
不要去猜底,不要去预测明天会涨还是会跌。我们不是神,市场的方向没人能完全掌握。与其胡乱猜测,不如静下心来,整理好自己的现金比例,审视好手上的投资组合,等待机会的出现。
在熊市里,最常见的心态就是 “怕错过”。但真正的好机会,从来不会只出现一次。错过了一列车,还有下一班。市场会回来的,关键是你有没有耐心等、有没有资金等。
当别人因为没有现金而被迫割肉,你还有资本去承接;当别人因为迷茫而错失机会,你因为清晰而果断进场。这就是现金的力量,它不是让你马上用完的,而是给你留下翻盘空间的武器。
结语
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
投资并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游戏,而是一场需要冷静、认知与策略的长期战斗。有现金在手,你才能有选择权,有底气去等待真正的机会。
不要因为市场下跌就恐慌,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机会就把全部筹码压上。放慢脚步,理清思路,让现金成为你在熊市中最安心的伙伴。因为只有拥有现金,你才有舒服投资的资格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