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经济阵痛后迎曙光/胡逸山博士

古典经济学里有所谓“经济人”(economic man)的概念,即在经济领域里扮演一定角色者,会理性地设法把对于自己有利的事物予以最大化之。

但注意,如此的“经济人”概念,基本上是不包含一个道德层面的,即只要在经济运作过程中,“经济人”不至于陷入法网即可,无需因为一些与经济有关的事物的是非黑白对错,而刻意从事之或规避之等。



扩大来说,所谓市场反应(market reaction)或商业情绪(business sentiments)亦为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上述“去道德化”(de-moralized)的经济人的延伸。

金融、外汇等市场,还有国内外的商家,彼等所恳求的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有平稳、“亲商”的经商环境,让彼等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新政府面临两难

这里边同样也是“去道德化”的,即市场与商家不会在意一地的政治是民主抑或专制、社会是公平抑或分化等,就算的确是专制与分化,只要彼等摸准了门路,分分钟比民主与公平还更“利商”。

如在此后一种经商环境下,一些既得利益的商家得以垄断某些行业等,也未尝“不可”。



反而民主化与公平化了,反而会令这些举足轻重的大商家们丧失禁脔。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我国新政府在当下所面对的两难状态与巨大挑战。

新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的“选后放假”招数,让市场在4天后政治形势已然明朗化、新政府也初步释放平稳过渡信息后才开市,果然令各项指数与汇率也还趋稳,甚至有上涨的倾向。

但据媒体报道,过去一个多星期里,源自外国的在本地持股,已然大幅度抛售撤退。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中”了本文以上的论述。

新政府所做出的许多变革措施彻查行动,在中长期来说是得以让本地经济更为稳健地增长的。

市场商界皆短视

新政府一方面必须顺应把彼等捧上台的强烈民意要求,把前朝的各项丑闻弊病调查清楚,重新塑立一个以法治与道德为基础的政制与社会。

但另一方面,在市场与商界的“去道德化”视角里,如此的做法,无论如何“高大上”並让民众拍烂手掌,至少会有两项影响。

其一,是彼等向来得以“依靠”来“撑住”经济增长的、与前朝关系密切的大玩家们可能会因而崩盘,也就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了,市场不免受惊。

国债破兆惊吓

其二,在彻查丑闻过程中,未免会发掘出如原来国库为了填补一些与丑闻有关的户头等,导致国债原来比预期的还高,那就更吓坏市场了。

市场与商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极为短视的,主要是着重眼前利益的最大化。

新政府所做出的许多变革措施彻查行动,在中长期来说是得以让本地经济更为稳健地增长的,但目前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说服国内外市场与商家,要与政府和民众挨过这段阵痛期,迎来更有活力的未来。

 

ADVERTISEMENT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智慧的乐观者/牛转钱坤

在股市中,刚进入市场的新手们往往会走向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天生乐观的和天生悲观的。

先来说说乐观的新手投资者。他们对市场充满信心,总是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即便市场出现下跌,他们也觉得只是暂时的波动。

这类投资者看到股市下跌反而认为是机会,觉得自己可以低价买入,等待市场回升。而这种乐观的心态,确实能帮助他们在短期波动中保持淡定,从容不迫,不会因为一时的亏损而轻易动摇信心。

不过,过度乐观有时也会让新手忽视风险。他们可能过于相信市场的复苏力量,甚至在面对不利的市场环境时依旧坚持持仓,不做任何调整,导致亏损进一步加剧。

所以,乐观固然重要,但理性判断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接下来是悲观的新手投资者。

他们天性谨慎,担心市场的每一次波动,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蒙受损失。

即便在市场上涨时,他们也时刻关注潜在的下跌风险。

这种悲观让他们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冷静,不会轻易追涨,能够避免一些市场泡沫带来的风险。

然而,过度悲观往往会让新手错失机会,因为他们总是等待更安全的入场时机,结果看着市场一路上涨而自己却没有及时入场,错失了本可以获得的收益。

所以,悲观者虽然在下跌中减少了损失,但在行情上涨时也往往无法享受收益。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投资者呢?

乐观悲观兼需

其实,最理想的投资者,是既有乐观的信念,又有悲观的谨慎。

面对市场波动时,我们要有乐观者的信心,能够相信自己的分析和市场的复苏潜力;但也要像悲观者一样保持敬畏之心,警惕不确定的风险。乐观中带点理性,悲观中带点果断,在波动中找到平衡,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稳健的投资者。

总结来说,股市是一场长跑,需要信心和策略的双重支撑。

与其只做单纯的乐观者或悲观者,不如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乐观者”,用冷静的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市场中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