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美国的隐藏负债/丹尼尔·布里茨、罗伯特·道格

前美国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最近打趣说:“财政刺激就像一种存在耐受性的药物;为了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得让赤字不断扩大。”



像萨默斯这样的人之所以为赤字忧心,是因为他们怀疑政府借来的钱是否最终被用到了可以推动GDP长期增长超过债务增长的手段上。除非支出组合发生变化,否则债务相对GDP的比率将继续增长,直到灾难降临。

其他人却对此不以为然。

例如在左派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曼就认为,对于一个“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债务危机根本不可能发生。”

而隶属于右派的《福布斯》杂志政治经济编辑约翰·塔姆尼也觉得应该“把那些没完没了的危言耸听抛诸脑后,预算赤字委实无关紧要。”

但尽管各方对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判断存在分歧,但他们都接受衡量这一指标的标准方法的准确性。



这就是一个错误,甚至可能是灾难性的。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最近报告称,本财年前十个月的联邦预算赤字较去年同期高出1160亿美元(约4640亿令吉)。

国会预算办公室目前预计到2020年时年度赤字将达1兆美元(约4兆令吉)。

这虽然令人担忧,但却并未反映出严酷的事实:去年的年度赤字几乎已经肯定超过了1兆美元。

要理解这一点,可以把美国想象成一个天花漏水的屋子。

如果你想将房屋出售给通过抵押贷款来筹措房款的买家,联邦房地产法会要求你先对房屋进行评估,而评估结果肯定会写明屋顶需要维修。

在这种情况下你无法拖延维护。

法律会要求你披露并支付修复屋顶的隐性费用,否则的话你就是在盗取买家的利益。

推迟不代表消失

的确,与资产负债表上的抵押贷款不同,你可能不会将屋顶维护费用视为当期负债。

但是推迟这笔支出并不会让问题消失。它仍然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债务——只是暂时未计入而已。

联邦政府也有一些人们往往都不会留意到的未计入债务。

已计入的债务是公众以美国国债形式持有的15.6兆美元(约62.4兆令吉);而未计入的债务包括维护道路、供水系统和5万4560个存在结构缺陷桥梁的延期成本,以及减轻气候灾难性影响所必需的、尚未建成的低碳能源系统。

但这些只是其中两个影响比较广泛的例子而已。

根据美国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所占的份额进行的计算,向清洁能源系统转换将额外花费6.6兆美元。

基建和减碳债务达47兆

那么美国究竟有多少隐藏债务呢?在这方面我们只依靠粗略的估计。例如,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升级该国摇摇欲坠的基础设施需要耗资5.2兆美元(约20.8兆令吉)。

根据国际能源署2014年发表的报告和我们根据美国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所占的份额进行的计算,向清洁能源系统转换将额外花费6.6兆美元(约26.4兆令吉)。

加起来就是11.8兆(约47.2兆令吉)包含通胀因素的未入账负债。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债务不仅仅是联邦债务。过去大多数基础设施和气候成本都由州和地方政府负责。

然而已经承受超过3兆美元(约12兆令吉)市政债务的各州政府被其大规模延后支付设施维护负债以及最近才列入记录的缓解气候变化成本压得喘不过气来。

修复成本逐年增加

但由于气候变化和基础设施安全是国家而不是地方事务,这11.8兆美元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相关债务最终还是要由联邦政府负责。它们就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漏水屋顶”。

这个数字会逐年增加,因为随着桥梁结构的不断瓦解,修复它们的成本只会更高;随着海平面和气温的持续升高、森林火灾的加剧,降低灾害损失的成本也会增加。

事实上,在2012至2016年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将美国年度基础设施投资缺口预测数提高了2210亿美元(约8840亿令吉)——每年增加约550亿美元(约2200亿令吉)。

而从2012年到2014年,国际能源署将向清洁能源系统转换的估计成本每年调高大约2700亿美元(约1.08兆令吉)。

加起来排除通胀因素后的赤字总额达3450亿美元(约1.08兆令吉)——仅仅是因为推迟了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气候减排支出。

2017年美国联邦赤字为6650亿美元(约2.66兆令吉),这反映了实际得到核算的债务增加额。

但如果将未计入的基础设施和气候债务纳入其中,2017年的全部赤字将超过1兆美元。

这虽然都是些粗略的计算,但它们指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为什么美国去不计算其隐藏债务?

简略的回答是法律并不要求这样做。

联邦“债务上限”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架构,并且在压力之下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软性的“天花悬挂系统”好让政府可以尽可能多地借钱。

打劫未来的美国人

与此同时,一项原本旨在通过禁止赤字在十年内增加超过1.5兆美元(约6兆令吉)以确保政府能负起财政责任的国会裁定,已沦为逃避第11年及随后年份责任的会计技巧。

但正如隐瞒和拖延维修漏水屋顶形同于从购房者处偷钱那样,当我们忽视政府在全部范畴内的负债时,实际上就是打劫未来的美国人。

除非所有债务都被记录在案,否则我们甚至无法了解财政政策究竟会对未来增长产生正面还是负面影响。

丹尼尔·布里茨

投资管理顾问

罗伯特·道格

汉诺瓦远期资本公司管理合伙人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财经

中国5关键技术领先 彭博:遏华政策反致美孤立

(北京1日讯)彭博社指出,中国在5项关键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逐渐孤立。

近年,美国加强对高科技流向中国的限制,但彭博旗下研究部门追踪了“中国制造2025”中13项关键技术后,发现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石墨烯、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及锂电池等5个领域已达全球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在另外7项技术上迅速赶超,这显示出“中国制造2025”取得了显著成效,反映了美国的遏制政策未能如愿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反而将美国推向孤立。

据“彭博经济”和“彭博情报”指出,上述结果代表美国及其盟友的技术围堵策略已经失败,并未能阻止中国发展高科技。

“中国在制造业主导地位和技术进步的阶梯持续向上攀登。美国如果想在竞争中获胜,华盛顿要么跑得再快些,要么得更努力地给中国使绊子。”

报道称,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使用中国电动车、中国智能手机和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等,这果同时意味着,美国遏华政策正使其自身在国际上趋于孤立,还将重创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此外,彭博以华为为例,指出其在面临美国制裁的情况下,通过加大研发力度使智能手机业务复苏,逐步挑战苹果。

同时,华为最新开发的半导体技术被认为可能优于英伟达的“中国特供”芯片,这预示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望在2025年及未来继续稳步发展。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