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风雨中找寻内心财务自由/莊国辉

“人之一生,得失未可得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

老子的智慧教我们,人生的得失、财富的涨跌,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无论是财富的积累还是流失,都与自然的循环相似。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财富的波动,可能有高峰也会有低谷,这些变化不仅是物质上的考量,更是内心的一次次考验。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雨,但通过理财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能在风雨中找到平衡。就像张学友在《这么近那么远》中唱的,“这么近,那么远”。

面对亲人的生离死别,我们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情感上的。同样,财富就像这样,“这么近”,却又“那么远”。它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流动,或许触手可及,但又总是难以完全掌控。

因此,在面对无常时,我们应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论是亲人还是财富,珍惜每一刻的拥有。

财富流动与无常

“财聚则散,财散则聚。” ——古人常说,财富易得难守,也常常因贪欲而失去,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财富的流动也有高潮和低谷。人类常常被欲望驱使,忽视内心的平静,过度追求财富而忽略了生命的意义。

《心经》中提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提醒我们,财富只是外物,若能放下对物质的执念,反而能体验到更深的自由。财富的流动和无常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顺应这一变化,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面对无常的智慧

无论是财富的积累,还是人生的波动,它们都无法逃避“无常”的规律。正如现代心理学家查尔斯·霍普金斯所说:“生活的意义,不是要拥有一切,而是要理解失去一切后,仍然能够站立。”

在财富的流动中,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在拥有时保持平衡,在失去时依然保持从容。

财富不应该是我们生活的目标,而应是达成目标的工具。通过理财的智慧,我们能在无常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定与自由。

得四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理财导师,教授理财课程超过14年。帮助无数人了解理财的重要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理财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技能,它更是一种心态的修行。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挑战时,得四分对理财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什么是财富的意义

几年前,得四分的母亲因病住院,生活陷入困境。作为唯一的照顾者,他除了要在课程和教学中投入大量时间,还要兼顾家庭的责任。生活压力倍增,夜以继日的奔波让他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正是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他对财富管理的看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开始反思,财富到底是什么?它是否能够在我们面临生死考验时,带来内心的安慰?如果财富无法为我们抵御生命中的低谷,那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生命的理解

有一次,在忙碌的工作间隙,得四分去医院探望母亲,回家时已是深夜。这时,一位学生打来电话,倾诉着自己面临的债务危机。

得四分平静地告诉学生:“财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它不能是生活的全部。当你站在生死的边缘时,你会发现,财富和压力只是暂时的。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无常,但我们能做的,是在无常中学会如何积极地生活。”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学生,也让他明白了理财的真正意义:财富管理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生命无常的理解。面对无常,得四分坚持正面积极的心态,提醒学生,财富的真正自由,并非金钱的多寡,而是内心的平衡和从容。

得四分的经历告诉我们,财富与生命一样,充满波动。就像《庄子》所言:“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财富的增减是自然的规律,学会顺应变化,我们的内心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平和。

困境中永不放弃

尽管生活给得四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教学,也没有放弃家庭责任。他相信,真正的财务自由,并非外在财富的多寡,而是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他经常告诉学员:“财富的真正自由,源于心境的修行。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可以通过智慧和努力,在无常的世界中找到平稳。”

正如张学友在《这么近那么远》中唱到:“这么近,那么远”,这句歌词完美诠释了生死离别的无奈与痛苦。得四分深知,尽管我们可以规划财富,积累财富,但终究无法抗拒生命的无常。

正是这种无常,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珍惜当下的时光与资源。理财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享乐,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结:找到内心安宁与从容

得四分最终得出结论,财富的积累并非生活的终极目标,理财的本质在于获得更多的选择与自由。

真正的财务自由,并非拥有更多的钱,而是能在财富的流动与生活的无常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与从容。

在财富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理性管理,更要保持内心的平静。财富与生命的流动一样,充满变化,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如何在无常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稳。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名家专栏

人生不是Excel表格/莊国辉

我们都在做财务规划,投资规划、退休规划、遗产规划……但人生不是Excel。我们想象可以把所有的事情系统化地学习和耐心处理所有的理财能力。你可以把数字做到井井有条,不过可能一夜之间,心就乱了。

理财,其实是修心。

“得四分”本来打算50岁退休,换份轻松工作,陪孩子、种菜、做咖啡,简单而有品质。计划写得漂亮,结果……人生还是按它自己的节奏出牌。

于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得四分才真正开始学会理财——不是管钱,而是管心。

枕边人的一句话,重新设定“目标”。

得四分换工作后,每天早上7点送孩子,下午3点去接。生活如计划那样井然有序。直到有天,他无意听到太太跟朋友聊天说:“我最喜欢得四分那种在工作上自信满满、领军带人的样子,那时候他眼睛是有光的。”

得四分一愣。他一直以为,太太要的是陪伴、是稳定、是每天晚上可以一起追剧。

但他错了。

“其实真正的目标,不只是‘我要赚多少钱’,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晚他和太太聊了很久。他说:“我以为我做得都对——陪你、顾家、花时间在孩子身上,但我忘了,自己是不是活得像自己。”

于是,他们一起重新列了人生愿望清单,不再只是财务数字,而是包括“心”里真正想要的日常。

●想继续做能激励别人的领导者。

●想带孩子太太走一段世界的路。

●想给太太愿她一生的梦想目标。

他们决定,从“心”出发。

市场会崩人会病

意外和不幸不知几时到了。一夜之间,得四分就得知身边重要的人生病了。幸好已经做好了风险规划和保险计划,医药费不是压力。

尤其是他很早就开始学习精算风险,打破以往的“目标导向”模式,改为“弹性预算”。原本是每月投资5000元,现在每季调整一次,动态调整配比。

这时他想起太太常念的《心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真正的理财,是接受人生的不确定,然后准备好接招。他开始把“人生波动”视为一种正常,而不是错误。他告诉自己:“不是我失败,而是这是旅程的一部分。”

理财最难是放下比较

在一场同学聚会中,旧同事谈起“全款买房”、“一年两次海外旅行”,得四分安静地听着。他也曾努力过往上爬,但现在,他更想回家陪太太做晨运和晚饭后散散步。

有朋友笑他:“你这么会规划,怎么还住老房子?”

他没说什么,只是心里微笑。他知道,有些人用房子比人生,有些人用人生换房子。而他,用选择来定义自由。他明白,财富不是表现自己,而是成就所爱之人。

有一天,儿子问他:“爸爸,你以前很忙,那你喜欢现在的你,还是以前的你?”

得四分想了想:“以前的我,喜欢赢。现在的我,喜欢陪你。”

那晚,他没有翻手机看投资报表,也没有股市走势,只是陪孩子读书。窗外下着雨,屋里很安静。

他想起一位经济学家说过:

“财富的终极价值,在于它是否支持你过你最珍惜的生活。”——Clayton Christensen《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他终于懂了。

财富尽头是回到心的起点

得四分不再追求“提早退休”,而是追求“有选择权”的人生。他不再让理财计划困住自己,而是让它成为人生的护城河。虽然得四分现在不能确定到底现在选择是否正确,但是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坚持己见走下去。

他能坚持做下去,就是相信世间人与事十之八九不尽如人意,但求无过于心吧!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关》

钱不重要吗?当然重要。但如果你连今天的自己都不喜欢和充满怀疑,那存多少钱,也只是延迟不快乐而已。

所以,真正的理财,从“心”出发和理解自己要些什么就能无言无悔地坚持走下去。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莊国辉, 理财钱庄创办人、博特拉大学人类生态学系,高级讲师
名家专栏 |理财钱莊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