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如何鉴定工作狂?

【商管速读】

整理|陈艾薇

“工作狂”这个词,最早由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无时无刻不想着工作的个体。

根据《应用心理学》杂志的研究,工作狂之所以“热爱工作”,并不是由外部环境的压力导致的,更多是因为内在的强迫动机,不工作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有罪恶感。

要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工作狂”呢?

以下的简单问卷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客观的评估。每一题用0到5分来打分,0分代表“从不”,5分代表“总是”。得分越高,意味着你更有可能是工作狂。

1.你是否经常觉得有一股无形的压力,迫使你不停地工作?

2.你是否常常希望自己能够工作到最后一刻?

3.你是否常常将空闲时间用于思考工作相关的事情?

4.你大部分的思维是否总是围绕着工作展开?

5.不得已需要请假一天时,你会不会感到焦虑或不安?

6.你的工作是否经常超出本职范围?

7.当同事都在休息时,你是否依然在工作?

8.你是不是只有在工作时才觉得生活有效率?

如果大部分的问题得分都偏高,尤其是总分超过32分,你很有可能就是“工作狂”。

或许你会认为,作为一个工作狂,自己一定比别人更高效、业绩更突出。

疯狂工作不代表高效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工作狂和高效工作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工作狂并不会因为更长时间的工作而获得更高的工作成绩,相反的,表现可能差强人意。

尽管工作狂可能通过加班、额外的工作时间等获得一些短期的收益,但他们在工作中犯错误的几率也会更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研究发现工作狂容易形成一些对健康不利的习惯,还可能加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反应

 

国际

日本推行“周休三日”结局惨烈 工作狂文化成最大阻碍

(东京24日讯)日本高工时造成过劳死的状况严重,政府为了民众生活与工作平衡,近年呼吁企业能施行“周休三日”政策;岂料,当地仅有8%企业愿意尝试且多是外商公司,专家指出日本人高度重视工作,“工作狂”文化很难在短时间改变,反而造成员工承受无形的社会压力。

根据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道,日本近年大力推动企业施行“周休三日”,每周工作四天的制度,为了让员工能灵活安排工作、缩短工时和减少加班;除此之外,日本厚生劳动省也开始提供补助或免费咨询服务。

不过在日本研究当地社会文化逾20年的专家克雷格(Tim Craig),针对周休三日政策提出个人看法,“日本人长时间工作和他们的文化和社会环环相扣,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克雷格也指出,日本人高度重视工作,已经把工作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举出若员工选择不加班提前回家,很容易遭同事投以异样眼光,导致员工有更多的社会压力,往后还可能负担更多工作。

另外一名经济学家舒尔兹(Martin Schulz)则表示,对日本人来说,工作场所也是他们社交互动的地方,所以他们往往自愿加班帮助团队完成项目,或是参加下班后的公司聚餐。

据厚生劳动省去(2023)年10月公开高工时是造成忧郁症和过劳死的主因之一,在2022年日本有2968人过劳死,比2021年的1935人有所增加,整体数字呈现攀升的状态,约10.1%男性和4.2%女性每周工作超过60个小时。

新闻来源:CTWANT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