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全球贸易大变局/林志斌

我们正处于历史大变局之中。当全世界(除了中国)都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U转”感到欣喜的时候,几乎可以确定的是,过去几十年来大家已经习惯的国际秩序,已经一去不复返。

就以马来西亚为例,特朗普原本打算对我国出口商品征收24%的关税,如今降到了10%。我们看似获得了14个百分点的减税,但别忘了,在今年开始之前,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仅有2%。也就是说,即使在“U转”之后,关税率依旧大幅上涨了8个百分点。

而最关键的是,纵观全球股市(包括被征收145%关税的中国和香港),市场对这次“U转”反应却是欣喜若狂。显然,在特朗普的威逼利诱下,这个远高于以往的10%关税,已经成为了市场上普遍“满意”的结果。

这几乎已经预示着,过去数十年来我们已经习惯的,在全球化浪潮下形成的国际贸易格局,即将迎来巨大的改变。

我们每一个人,在应对未来的消费市场与投资市场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妥善应对这个变局。

犹记得数十年前,在“全球化”这个概念刚萌芽之际,“大马制造”这个充满保护主义色彩的口号响彻全国。那个时候,除了“向东学习”政策推动国人大量购买日本电器与汽车,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用品和服务,多数也尽量选择本地产品,以彰显爱国之心。

“大马制造”沦空洞口号

但在自由贸易的浪潮下,“大马制造”逐渐沦为一个空洞口号。很多日用品在价格和质量上都难以与进口产品竞争;除了商品贸易,我们也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来自国外的服务。

如今我国的零售业,几乎被外国服务商主导——包括来自泰国的莲花(Lotus)与日本的永旺(AEON)。

在电脑软件与云服务方面,从微软、谷歌、脸书到淘宝、抖音、小红书,大多数也都来自中美两国。

我们必须意识到,全球保护主义的兴起,将对本地出口与外来进口同时带来冲击。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将进入“闭关锁国”的状态,不再有永旺、微软或抖音;而是说,随着各国纷纷筑起关税壁垒,这些跨国贸易活动最终也将受到连锁反应的波及。

我们的政府与人民,必须清楚认知到这些可能的冲击,并尽早做出应对。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个数十年来未曾有过的重大变局。

 

 
 

 

反应

 

国际财经

美联储理事: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 关税影响大于预期

(纽约23日讯)美联储理事阿德里安娜·库格勒称,关税可能会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对经济的影响也将超出之前的预期。

阿德里安娜·库格勒重申她支持维持借贷成本不变,直至通胀风险减弱、经济活动和就业保持稳定。

她周二在为一场大学活动准备的演讲中表示,“当前经济面临加剧的不确定性,通胀存在上行风险,而就业则面临下行风险。”

“本月我们获悉关税上调幅度明显高于之前的预期,”她说,“因此,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和相关不确定性也可能比预期更大。”

阿德里安娜·库格勒的讲话,主要集中在货币政策传导。她强调美联储的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需要时间,并补充说正是这种滞后使得官员必须主动了解不同冲击产生的影响。

“重要的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广泛研究所有可用信息,包括基于市场的指标、调查和坊间报告,以尽早了解经济状况。因为正如我所讨论的那样,政策发挥作用需要时间。”

反应
 
 

相关新闻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