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苔:一旦美关税实施 马60%出口商品将受影响

电子与电气产品及半导体是大马的两大出口产品,尤其是出口美国市场。
独家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15日讯)数据显示,一旦美国对等关税及半导体关税同步实施,大马对美国出口高达60%的商品将受影响。
此数据是根据我国去年出口美国的数据,以及市场业者的数据计算所得。
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寿苔向《南洋商报》表示,去年,大马出口总值1200亿令吉的电子与电气产品至美国,当中半导体产品占560亿令吉(约47%),另640亿令吉(约53%)为非半导体产品。
电子与电气产品及半导体是大马的两大出口产品,尤其是出口美国市场。
去年,大马电子与电气产品出口总值为6000亿令吉,美国市场贡献约20%。
出口数据显示,去年大马对美国出口总额为1986亿5000万令吉。这意味着,单是电子与电气产品,就贡献了60%的美国出口额。
王寿苔今日受本报记者询及,美国启动对半导体和药品进口加征关税的调查,此举被视为对这两类产品加征关税的前奏,可能进一步扩大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面贸易战,这么表示。
王寿苔说,一旦美国向半导体征收关税,大马出口至美国的电子与电气产品将全面受关税影响。

王寿苔
过半电子电气产品被征税
以去年出口美国价值计,目前大马有过半电子与电气产品将被征24%对等关税,另有近半的半导体产品暂时因豁免而逃过一劫。
为此,王寿苔强调,大马会被征收多少的半导体关税至关重要。
“这个税率将决定大马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力。
“若大马的半导体关税能够与之前宣布的对等关税一样,低于其他国家,如企于10%,大马将享有更大竞争优势。若税率比其他国家高,则需与全球其他国家竞争。”
根据美国早前宣布,在亚洲,大马对等关税第三低,仅次于新加坡(10%)及菲律宾(17%),与日本同为24%水平,也低于半导体列强韩国(25%)、台湾(32%)及中国(34%)。
美对半导体征关税
影响将反弹美企身上
询及美国对半导体征收关税,对业者的影响时,王寿苔说,这些影响将反弹至美企身上,但因为关税政策还未有定案,业者都在观望。
对于业者该如何应对,他建议从三方面着手,包括削减成本、采纳高科技及加速向产业上游移动。
“现阶段可通过采纳高科技技术、减少浪费材料来提升生产率,达到削减成本目标,若这些方法效果不彰及订单减少,估计未来业者将裁员应对。”

李荣昌
影响属短期
不会引发美企出走潮
厦门大学大马分校经济学助理教授李荣昌告诉《南洋商报》,美国对半导体征关税的影响属短期,不会引发美企出走潮。
他指出,美国的半导体关税,不只是针对大马,一旦开始征收,其他国家也将面临同样状况。
他说,一直以来,归功于终端封装测试业务,大马进出口美国的半导体占最多,一旦美国对半导体征税,肯定会影响大马。
转移供应链需时间
“短期内,关税实施确实会影响半导体领域,但不会引发美企大规模出走潮。”
他认为,在马的美国业者无法在短期内大动作转移供应链至其他国家。
“美企转移供应链需要时间,即使响应美国呼吁移回供应链,业者不仅要考量关税,还需评估人工及生产成本。”
他预计,若移回美国的成本仍高于第三方国家/地区供应链,美企将不会回流。
因此,现阶段半导体业者将继续观望关税进展,等待美国关税政策落实及运行一段时间后,才接订单及规划业务。
美关税政策随时会U转
李荣昌指出,美国关税政策随时会U转,目前由于多国对对等关税的实施反弹力度大,美国开始把目标转向特定商品,如战略资源、原产品等。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特朗普最终目的是把关税当成增加政府收入的工具,而非谈判筹码,因此美国征关税势在必行,接下来的重点在于征收的税率及产品类型。”
马中签31备忘录成良好开端 贸易多元化应对美关税
报道:郭晓芳
(吉隆坡18日讯)市场人士认为,马中签署31个了解备忘录和协议,多层次深化合作是推动我国贸易多元化的良好开端。
他们认为,这些协议将推动我国的贸易与投资领域,进一步强化大马作为中国投资者进入区域市场的战略基地,助政商领域应对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贸易挑战,并为商界注入信心。
Bank Muamalat Malaysia首席经济学家莫哈末阿扎尼占博士告诉《南洋商报》,本次马中签署31份了解备忘录和协议是双方进一步整合与深化合作的良好开端,也是中国欲与东盟携手,应对当前世界不稳定局势的战略协作。
“本次的深化合作,凸显大马政府正积极采取行动推动我国贸易多元化,应对美国关税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同时也为商界注入信心。”
他认为,“两国双园”合作的升级,尤其是马中关丹产业园(MCKIP)具有重要意义。
“它与其他基础设施(如东海岸铁路、关丹港和巴生港之间的陆桥)有着密切连接。这将对在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扩大此类投资,预计将对我国经济带来更大推动作用。”
此外,他也希望通过技术转移,大马能从中国创新科技及先进技术受益,助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升级,加速打入外国市场。
抓住潜在商机扩大规模
他建议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善用《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ACFTA),抓住区域潜在商机扩大规模,助企业抗应关税贸易战将带来的挑战。
“目前国内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并未全面善用自贸协定,商家应趁此良机让协定资本化,进一步渗透海外市场。”
鉴于马中刚签署了解备忘录,他预计政府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包括与中国就达成协议内容整合法规,以推动双方贸易策略顺利对接。
“短期内,评估协议经济效益还言之过早,但它将会是良好的开端,助政府及商界多元化贸易市场,应对关税不稳定局势。”

苏添来
须打造高价值工业生态系统
大马厂商联合会(FMM)主席丹斯里苏添来说,马中的多层次合作,重点关注区域互联互通、多边贸易框架,以及加快《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推进。
“但它不能仅停留在贸易量和投资数字上,而是必须着眼于共同打造高价值工业生态系统,支持两国发展愿景,将大马的《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与中国的创新驱动增长议程对接。”
他向《星报》表示,两国在战略性领域如先进制造业、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电动出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智慧物流方面存在巨大潜力,这些合作将促使两国共同开发高影响力项目以及可持续、增值的供应链。
他也提到,两国政府与商界可共同推动,设立更具结构性的双边合作机制,如建立联合创新中心及绿色和数字产业园区,进一步加强大马作为中国投资者进入东盟和区域市场的战略基地。

大马半导体行业协会(MSIA)会长拿督斯里王寿苔
可借鉴中国数字化经验
马来西亚半导体工业协会(MSIA)主席拿督斯里王寿苔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先全球,大马可借鉴其经验,加速政府数字化和更全面的数字经济体系建设。
此外,他也说,大马将在与中国顶尖大学的合作中受益,尤其在新兴科技领域方面。

马中签协议藏商机
中总总财政拿督孔令龙说,大部分马中签署的了解备忘录和协议,都可带来商机。
“除了制造业,马中互免签证协定、蓝色经济、研发中心、设立检疫中心、铁路交通及清洁能源的合作,也是商界可探讨的业务方向。”
他表示,一旦互免签证协定落实,将推动大马旅游业,游客开销将有助于提振大马消费。
而蓝色经济的合作深化,料对渔业提高产能,特别是甘榜与渔民有很大帮助。
“中国的渔业技术将助大马杜绝非法捕捞和精准捕捞,帮助提高大马产业链及供应链。”
至于马中合作创设研发中心,他预计将带来长期效应,为大马培养更多研发人才,助中小企业开发高质量产品,供应更多出口市场,应对关税问题。
他也希望,中方能在大马设检疫中心,统一合格验证,提高检验标准,让大马农产品,包括榴梿鲜果和鲜椰能够快速通关。
此外,他也预期,中国为铁路交通提供更好的系统和技术,将直接和间接帮助大马改善物流效率。
至于清洁能源,尤其是风力发电的开发,他认为可有助于降低大马对能源发电的依赖。
“大马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多适合发展风力发电,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中国高度重视大马
UniKL商学院经济分析师艾米祖哈兹米副教授告诉《前锋报》,马中签署多项了解备忘录,主要为我国贸易与投资领域带来巨大推动,也显示中国在多方面高度重视大马。
“这些了解备忘录不仅涵盖贸易,也涉及科技发展、教育、国防等多个领域,使两国关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访马行程早已筹划多时,但在当前,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下,此行显得尤为关键。
“中国视大马为区域一个极其重要和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大马现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中国不仅视大马为贸易伙伴,更是一个必须深化外交关系的关键国家,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地缘政治背景下。”
“除了越南和柬埔寨,习近平此行选定大马作为访问对象,表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上对大马的高度评价。”
当被问及这次协议中“知识转移”的益处时,他说大马必须学习中国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经济与科技,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之一。
“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发展蓝图中学习,如何建立强大的创新文化,使我国能自主研发技术,进行科研,并将创新成果商业化。”
他认为,大马不应只充当外国投资者“组装工厂”,而是要学习中国,自主设计和制造自己的元件。
“国家研发预算必须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而不是像目前这样,连1%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