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财务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规划财富

存留在我的脑海中有这么一句话: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掌握先机,随时给敌人反击,但是我会做到不动声色地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我最常被问到的是,理财计划该几时准备和何时开始,回答是:等……耐心地等……时刻在等……最佳时机!

不理解的人会开始问几个问题:等什么?等谁?等到何时?

答案是:时机!

小故事:

太太准备就绪要过一个温馨开心的新年。先生回来就给太太一个温柔的熊抱,然后丢下一句:养兵千日,就是用在这时。

还没等一脸疑惑的太太问话,先生就把手上的信封交给太太。最后两人开始感恩一切!

心灵对话:

A:左顾右盼,终于等到了。
B:皇天不负有心人。
A:感恩上天。
B:欣赏你的“以逸待劳”。

大道理:
相处久了以后,夫妻间有许多事情可以用“不言而喻”来表达,尤其是共处风雨的时刻多了。

故事里,先生是筹划已久的事情,希望能给老伴一个“意外”惊喜。同时没说什么,两口子就理解彼此心里话,一切就在不言中。

上上之计

以逸待劳并非“好逸恶劳”,而是养精蓄锐之后再待机而动,当中包括多少的心酸与无奈。尤其是处于下风的处境,还要保持“绅士”风度来面对一切,没有尝过这种滋味的人,根本不能理解。

这是在别人眼中的不屑,真真表示了计谋的成功,越是如此成功机会就越高,简单来说就是深藏不露。为了能更完美展示当中的精髓,我们就要在开始就筹谋一切。

既然有目标设定,所以,要在现实环境达成双赢局面,还是需要方方面面周详考虑。

就如之前所说,以逸待劳就是现时的我可以忍下所有的不平等和批评,我常说,所有人可以“夺去”我现有的财务和权力,唯一不能夺走的就是我脑袋里的智慧。

我会等待一个最佳时机,到时就是我主动出手的时候。届时,所有我设定的目标和敌方将处于被动局面。

清楚了解“以逸待劳”的计谋程序和呈现,我们还是需要有一套清晰的思维系统,监视每一项意图的实现,就像过去多次使用财务规划的六部曲,我们可以用来编排流程做多次评估,执行有效性和考察成果的利与弊。

谋略步骤解析 

1.目标评估

们预设立场和假设所要完成的目标或是目的,就是要面对将来的不确定性和要解决的挑战。如果有了假设处境,我们就可以假设不同处境所要处理的人与事。有了形象化的问题场景,我们要做的就是数字化(变成经济价值比例)。

2.数据收集

有了数字化的影像,就可以寻找相关的数据来实现目标。古圣先贤的智慧表述“多算胜,少算不胜”,就是时刻掌握时局的变化和不时收集数据。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只要在键盘李输入所要的资讯,就有林林总总的资讯随君选择。当然,还有一些数据需要经过调查和专业访问就另当别论。

3.财务资料评估

资料越多就表示要花大量时间来分门别类地逐一评估。尤其是遇到讯息泛滥之时,就会陷入见树不见林的问题。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开始就要分类财务资讯,而不是一味地收集变成了“资讯垃圾”。

4.计划建立

很多时候,我们想把所有目标都设定好来达到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过多的目标也很容易陷入见林不见树的困局。计划本身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找到突破口,就象是航海时的指南针来引导我们。

5.计划执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ONLY 10% PLAN FAILED BUT 90% FAILED TO PLAN, 虽然我们不懂计划和计谋能否达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讲一百次不如实实在在做一次。

只有不停地尝试和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考验,才知道计划能否成效,而不是一开始就自我设限。

6.财务计划回顾

时局时刻变化,往往当下“最好”的规划,明天就变得一文不值。加上天底下没有不变的计划,还有计谋也不可能每一次使用都能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地按部就班和观察细小的变化来随机应变。准备一个时间表(GANTT CHART)还有善用应用程序(APPs)来优化规划。 

总结:

现在的时局是要先掌握时机,就像下象棋般,每下一步棋就决定往下的七步棋。因此,每一次的决定和有效沟通是最关键的阶段。尤其是决定的后果会深刻影响身边重要的人与事,更加加步步小心,不能出错。

但是最后胜利的果实,会为我们美丽的人生得到喝彩,尤其是你最重要的人的一句肯定,尤胜所有人的掌声。

 

 
 

 

反应

 

财经新闻

【南视界】快退休了钱不够用 投资还来得及吗?

根据马来西亚公积金局的数据,想过上体面的退休生活,至少需要39万令吉储蓄。但现实是,大多数人的存款远远不够,目前仅有36%的会员达标。

面对即将退休的财务压力,投资翻盘的想法虽诱人,但短期内收益的不确定性,加上市场波动风险,可能导致亏损。

更适合的策略是 分散投资,稳中求进:

·固定收益工具(50%):公积金、债券等提供稳定回报;
·股票投资(40%):选择优质蓝筹股或指数基金获取长期增长;
·高息定期或货币市场基金(10%):保持流动性,作为应急备用。

谨防高收益骗局,“稳赚不赔”的承诺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在投资前务必咨询专业人士。

此外,增加收入也是重要策略。出租闲置资产或兼职工作,都能为储蓄增添助力。

临近退休并非终点,而是重新规划的起点。只要合理管理财务,未来依然充满可能!

反应
 
 
亚亦君令补选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