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来办教育/王介英
年轻的一代是我们的希望,教育则是百年树人的民族大业。大马华人先贤有此认知、有此远见,故早在国家独立前就有“兴学办校”的壮举。
潮州人办韩江、培才,客家人办深斋、崇正,福建人办中华、兴华,但都开放给各籍贯的子弟就读。遇到需要出钱出力进行扩建计划时,籍贯放一边,莘莘学子的“教育需要”摆在前头。故当你打开各校献捐人征信录时,你会发现里头写着“华人”两个字,分不清他们是来自哪个籍贯的人。
就这样,华文中小学在大马全国各地到处林立,进行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大工程。
国家独立后,朝野华基政党即使因政见不同而势不两立,但对教育总能暂时放下歧见与敌意,互相支援。因为“发展教育”具正当性,是培育国家建设人才的大业。华教走过坎坷难行道路,经历过风雨飘摇岁月,总能逢凶化吉的原因,就在于华人能认清“大是大非”,“团结”各方力量去捍卫华教。
各方团结捍卫华教
不久之前,朝野华基政党又因教育问题而争论不休,魏家祥博士因此提出:“办教育我们可以大家一起来办”的观点。大马华教有今天的规模与成就,不正是华裔先贤能汇聚各方力量,所造就的吗?
历史因缘促成各个历史阶段的各所学府创办人,为作育英才而牵头献地献力创办学校,然后一路上有热心教育的善长仁翁,前仆后继,一棒接一棒地进行办学营运与壮大优化的艰辛工程。从平常心来看,我们只能以“功德无量”来评价这些“教育英雄”的傻劲与奉献,不应以“心理不平衡”的心态,把他们看成是“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辈!
峰回路转,物换星移,来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马的华教,我们是该赞颂华裔先贤眼光独到,为国家培育出有作为的“三语人才”,还是为他们扣上“种族主义”的帽子,斥责他们筑建起“妨碍种族团结”的围篱?18%非华裔子弟就读华小,不正好以实例证明“华小妨碍种族团结”论是一派胡言吗?
再说,政党依法创办“非营利”的大专院校,愿意为国家社会作育英才出一分力,只要人家不把它当作“党校”来办,收生时不问政治背景、不分种族身分,营运过程中不把政党意识带入校园,而且办出卓越成绩来,你有必要硬要人家“切割”吗?
总之,“办教育”我们大家一起来办,不论你是在朝还是在野,也不论你是哪一个族群的人,因为把孩子们培育成才,是我们大家应尽的本分!在教育事业面前,让我们放下“恩怨情仇”,一起努力吧!何必惹是生非搞那么多事?
(作者为马大中文系前讲师、拉曼大学中文系前助理教授)
吴德芳杰出教师奖联办讲座 分享教育发展方向

(吉隆坡26日讯)由吴德芳基金(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李子松杰出行政人员奖、吴德芳热心华教奖)、新纪元大学学院联合主办,马来西亚华文媒体编辑人协会协办的“2025年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10周年系列讲座”,将于5月17日(星期六)上午8时30分至下午3时30分在新纪元大学学院B栋5楼大礼堂举行。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华文教师,承受着比其他教师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有效激励和支持这些辛勤耕耘的华文教师,成为了吴德芳基金的重要关注点。
为了表彰默默奉献于华文教育的优秀教师,吴德芳基金设立了“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
今年正值“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10周年之际,特举办这场讲座,围绕“关怀与预防: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杀防治中的角色”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包括全球华人正向心灵明师、台湾高雄张老师辅导委员会咨询委员晶菱老师、新纪元大学学院助理教授兼心理辅导系主任郭富美博士以及马来西亚注册及执证心理辅导师李雪妮老师。
4月21截止报名
主讲人将分享他们在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杀防治领域的见解和宝贵经验,特别探讨教育工作者在其角色中所面临的影响与情绪感受,并讨论如何通过自我觉察与练习,提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的韧性,从而在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杀防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这次讲座不仅为教育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讲座入场免费,唯有兴趣参加的公众需提前报名,以便秘书处进行人数统计和准备简餐。
报名截止日期为4月21日(星期一)。
线上报名表格二维码:线上报名链接:https://forms.gle/s5HzJ1xM2mX4uwmu8。
若有任何疑问,欢迎联系第十届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筹委会秘书处,电邮:ntftaward@gmail.com,电话 :电话:03-821 03709,分机:131 / +6011-5409 3519 )。

视频推荐 :